top of page
  • yahoo 新聞

【新聞】環保署開發「生物防治技術」 肥料減產量增汙染少

新聞日期:2022-03-23

新聞來源:yahoo!新聞


水保處顏旭明處長展示生物菌劑(環保署提供)


添加肥料讓作物長得更好是農民的經常性作法,但是過度施肥,導致肥料中無法被作物吸收的氮磷營養鹽進入水體便造成污染。研究顯示,慣行施肥僅有20%到50%肥料被作物吸收,其餘過量化學肥料,因沖刷、入滲造成污染水體,影響河川水體正常用途。


環保署與國立臺灣大學進行「生物防治技術」農田試驗及推廣,運用生物菌劑、生物炭、生物性肥料等生物防治技術取代肥料,提供農民在種植取代肥料,以減少肥料使用。


結果在臺大農場、臺東農改場、桃園日華農場、林億峯農場、錦發農場及藍家農場等6處農田,進行萵苣、甘藍、紅肉李、竹筍、火龍果、韭菜等6項作物的現地試驗。試驗結果顯示,運用生物防治技術替代50%的肥料,比全量施肥,依農作物的種類不同,逕流水量與入滲水量合計約可減少20%到70%的氮、磷營養鹽流失量;同時約可減少16%到41%肥料費用,增加7%到24%產量,不僅可維護水體水質,且可提升經濟及農產品品質。


環保署水保處處長顏旭明指出,全球正在面對過度施肥造成土壤氮磷過多污染水源的問題,環保署為守護水質,過去持續以現地處理、人工溼地、草帶、草溝等措施防止污染進入水源,而現在則更是提前在源頭帶動農業從調整施肥方式、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等合理化施肥措施,尋求減用肥料、植物吸收效率提高,且降低污染的三贏。


環保署為減少水庫集水區農作肥料對水質影響,已選定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集水區作為後續推廣對象,包括新北坪林、石碇的茶園與石門水庫桃園復興水蜜桃,將合計減少約850公噸的肥料用量,約可減少15%的肥料使用量,對於提升水庫水質將有相當助益,讓農業更加友善環境。


10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