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The News Lens

【文章分享】以「永續」建構消費者「信任」,將會是企業投入ESG的正向動力

文章日期:2021-08-2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大眾對企業的關注,已從業者在獲利後對社會永續的貢獻,向上延伸至業者在追求獲利過程中對永續的實踐時,ESG架構的存在,就是要提供企業設法獲取支持與信任,以及與大眾共同建立和諧相處模式的參考依據。

「永續」孕育自對生存危機的反思、來自對心之所向的規劃。面對越加具象化的災害示警,以及跨世代積累與大範圍擴散的災害風險,人們開始對各種危害群體生存之延續性的因素進行策略擬定(如:規定碳排放量、以綠色供應鏈方案延續產品生命週期等),但僅是「延續環境的饋贈能力」就是永續?


永續:透過「創造」與「尋找」,編織對未來的想像

在ESG架構中,可見「永續」不僅是對環境(Environmental)的維護,亦關注生存於環境中的社會群體(Social)的發展,同時凸顯不斷重組、分配與管理全球資源的企業一角色,透過企業對組織內部與各項營運策略的治理(Governance),來轉動對永續的實踐。


不同於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ESG將實踐永續的角色,從國家聚焦至企業。儘管ESG出自企業在風險控管下對營運成功的渴望,或許如同圍棋,為了取勝,必須存活且取決於佈局;但又不同於圍棋,企業更將步步所圍之地,做為對社會存活的貢獻,而非只為自身的勝利。


換言之,「永續」不全然是對既存事物的延續所採取的行動,其更貼近一個由「創造」與「尋找」交織而成的過程,亦即透過企業的治理與策略佈局,設法尋找更和諧的相處模式(企業與社會/環境、社會與環境、群體與群體之間的相處),並透過產品方案的創造,來協調與迎接各種存在(資源、合作夥伴、客戶、潛在消費者),以避免企業本身以及所處社會環境陷入無法再建構的處境。


ESG以「企業」出發談永續,不僅反映出企業在成功營運上對永續的嚮往與依賴,同時也反映了永續議題中,由企業進行「創造」與「尋找」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企業:「產品」是連結全球的存在,以及人們展現自我的媒介

由於各式產品在當今生活中的充斥,放眼望去,皆是來自各企業產品所堆疊、融合的景象,因此比起家庭、社會或國家,透過產品的代表性,企業反倒成為每人每天最密集接觸的有機體,而各式產品也成了人們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存在。


再加上企業跨國生產與貿易的進行,在產品的佈局上,不管是銷售市場或是各階段製程的製造地,多以跨國串聯的模式在對全球資源進行重組、分配與管理。因此,企業也成為透過產品連結起全球的存在,相對的,大眾也藉由商品的購買與使用,參與了由產品串起的全球資源網絡。


與此同時,資訊串聯與傳遞技術的快速進步,不但生動化了由產品串起的全球資源網絡,更使大眾參與該網絡的方式,跳脫出商品的購買或使用;任何透過資訊傳遞(如:社群媒體、新聞報導)認識到A產品的民眾,即便沒有購買或使用A產品,也能以分享見解或感受的方式,參與由A產品串起的資源網絡,並對該網絡發揮影響力。


尤其在大眾消費能力以及權利意識提升的情境下,資訊擴散所帶動的「消費或抵制企業產品」行動,更成為人們最容易表明立場與理念的方式,具有鮮明形象或代表事件的產品,甚至成為人們區分與確認彼此價值觀差異度的媒介。


產品網絡伴隨科技加持與民眾能力、意識的覺醒,使得由產品串起的資源網絡不再是企業單向主導的資源分配,更趨向是由企業與消費端(包含潛在消費者、非消費者)一同創造與尋找和諧相處模式的互動關係,並藉由企業展現的營運模式與佈局策略(例如:對外販售的產品、投資標的或合作夥伴的選擇、經營理念的豎立等),發起大眾共同對「What we need?」與「How we feel?」的持續反思。


企業透過產品,與全球資源及社會大眾建立的密切關係,賦予了企業在永續議題中的角色地位;而其產品在當今時空背景下,所兼具的價值觀代表性,或是喚起多國民眾關注特定社會、環境議題的能力,亦推使企業晉升為永續議題的必要參與對象。



當大眾對企業的關注,已從業者在獲利後對社會永續的貢獻,向上延伸至業者在追求獲利過程中對永續的實踐時,ESG架構正提供了企業設法獲取支持與信任,以及與大眾共同建立和諧相處模式的參考依據,並標示出避免陷入無法再建構之處境的關鍵著力面向:「環境」、「社會」與「治理」。


ESG:企業追求永續經營的同時,亦營造大眾得以實踐永續的機會

ESG之於企業,除了做為企業建構永續的著力面向,抑或外界評鑑企業實踐環境及社會承諾與責任的程度指標外,在企業透過各種形式之產品(如:食品、日用品、建築、貸款方案等)與廣大民眾接觸的互動過程中,如何使消費端在購買、使用或投資的同時,也等同獲取實踐對環境或社會友善的機會,將會是企業投入ESG以持續滾動永續的正向動力,以及永續議題下企業商業模式的轉型樣態。


然而,即便ESG具有推動企業與消費端實踐永續的潛力,但任何對企業具有評鑑效果的指標出現,都可能迫使業者投入更多為達相關標準的治理成本,因為評鑑結果往往也涉及到企業獲取商業機會的可能性。因此,如何從企業自身較能展現永續優勢的面向與方式切入,將成為後續各種技術方案,在協助企業實踐ESG時的應對重點。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