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digitimes

【新聞】金屬加工為製造重要根基 機器人結合加工機發揮綜效


新聞時間:2018-10-08

新聞來源:digitimes

機器人結合加工機組成智動化生產單元將發揮更高的綜效。台達

金屬加工在台灣是相當重要的產業,像是手工具、水五金等產業製品,在國內外市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對剛突破兆元產業的機械業來說更是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金屬加工產業恐面臨人力缺口的問題,在產業需求下,導入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此外,目前有工具機業者也透過以機器人加工具機的生產模式來提高生產效率。

傳統金屬加工產業在加工過程上常會面臨一些問題,像是粉塵、飛屑、重物搬運或割傷壓傷等職災風險。這也讓一般人對於金屬加工產業的環境印象中認為條件差又辛苦,常被視作勞累的3K產業,因此也大大減低勞工願意從事的意願,造成勞動人力上的缺口。而這部分就成為機器人市場上的突破口,根據統計,在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新增裝置量中,金屬業的成長率高達58%。

對於在2017年衝上兆元產業的機械產業來說,金屬加工在中下游供應鏈更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根據國際機器人(IFR)的統計顯示,台灣在金屬加工製造業的裝機量在2016年只佔國內年度新增裝機量的6%,以工具機出口量日漸壯大的規模相比,機器人應用於金屬加工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員黃仲弘則表示,像以協作機器人未來在台灣製造業的應用領域來說,若以每100隻協作型機器人導入市場預估,其中將有36%應用於電子零件,而32%則應用於金屬製品,以台灣電子業盛行的產業型態來說,兩者間的差距其實不算不大,這也顯示金屬產業對於機器人市場來說將是一塊前景備受看好的大餅。

不過相關業者則表示,現階段多數機器人應用於金屬加工產業上仍多以單純的取放、移載、搬運等作業為主,只有少部分用在簡易加工或後處理製程之上,但隨著金屬加工產業製造環境的缺點被放大與檢視,在勞動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機器手臂導入加工流程或為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現階段已有國內相關業者包括東台、友嘉等工具機大廠,開始提供搭配機械手臂的智動化生產單元解決方案,並結合輸送帶、感測器或自動倉儲等週邊自動化裝置,讓機器人和加工機發揮更高的綜效,提升產品競爭力。

像東台就與鋁輪圈製造商合作,考量輪圈加工耗時較長的問題,為發揮機台的運轉效能,於是將三台工具機整合一隻機械手臂,搭配週邊輸送料裝置,組成製造單元,當一台工具機在進行銑削時,手臂就可協助另外兩台工具機的上下料作業,使工具機和機械手臂維持一定的稼動率,避免瓶頸站點的產生,但又能兼具自動化取放價值。

而目前業者則是規劃下一步讓機器人除了單純協助工具機上下料作業外,還能協助鑽孔、組裝、檢測等輕切削工作,讓機器人在加工作業中有更多發揮空間。(廖家宜報導)

1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