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當30年隧道工不知患塵肺症 退休才認定罹職業病
- 蘋果即時
- 2020年6月19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新聞日期:2020-06-18
新聞來源:蘋果即時新聞

張小姐(右)帶76歲父親就醫,才發現父親罹患塵肺病不愛動,家人都錯怪父親。楊靜茹攝
南投縣76歲的張姓男子光是坐著起身就喘不過氣,原以為是年紀大心贓有問題,在子女陪同下就醫,才發現自己疑年輕時從事炸隧道、坑道開挖工作,因職業傷害導致罹患塵肺症,即使他已經退休、領勞退金多年,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醫療團隊轉介總院職業醫學科,順利申請職災的失能給付,其子女代父親向醫療團隊致謝。
張小姐指出,父親為土木工程人員,從18歲起就從事炸隧道、坑道開挖等工作,直到43歲時覺得身體變差,才轉業擔任民俗樂師演奏二胡等樂器,他們時常約父親外出踏青,父親疑因走沒幾步路就氣喘吁吁婉拒,家人頗有微詞,母親也時常抱怨父親身體不好又不愛運動,直到3年前,父親坐著起身就喘不過氣,就醫才發現罹患塵肺症。 中榮埔里分院內科主任王俊傑指出,張姓男子經檢查發現肺部嚴重纖維化,罹患無法治癒之「塵肺症」,問診發現他年輕時從事炸隧道工作約30年,推測患者應該是工作時暴露在大量粉塵中導致,將他轉介總院職業醫學科。 「爸爸就醫時血氧濃度僅70多,讓醫護人員嚇一跳,因為一般人血氧濃度70多就休克了,可見爸爸平時都在忍耐。」張小姐愧疚說,家人一直以為爸爸懶惰不愛運動,身體才會變差,殊不知父親罹患肺塵症,運動會導致血氧濃度降低,讓病情更惡化,現在父親得靠擴張劑及氧氣治療,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中榮埔里分院副長蔡哲宏表示,勞工朋友因職業而長期暴露於危害健康的因子中,導致的疾病稱為「職業病」,不過患者通常不自知,去年11月迄今,院方經轉介共認定了4名患者罹患塵肺症職業病。 南投縣是社會及勞動處(簡稱「社勞處」)林洧仕、廖宜鵬提醒,醫院有很多勞保黃牛,主動向患者搭訕,誆稱要協助患者申請高額失能給付,先收取高額的代辦費,呼籲民眾千萬別上當,建議民眾可向社勞處尋求協助,通常都有免費的一條龍服務,不用再被勞保黃牛剝削。(楊靜茹/南投報導)

民眾到南投縣政府社會處諮詢。南投縣社勞處提供

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醫療團隊,分享塵肺症職業病個案。楊靜茹攝

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醫療團隊,協助4名患者確診塵肺症職業病。楊靜茹攝

南投縣府社會處人員陪同個案出庭,協助個案爭取權益。南投縣社勞處提供
コメント